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
通馬桶偏方多成分複雜且不清楚
坊間常見「包醫,包斷根」、「吃熊膽消除乾癬」、「靈芝完治乾癬」等廣告術語,吸引不少乾癬患者花大錢,從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,尋求治療乾癬偏方,但是最通水管後症狀卻愈來愈嚴重,只好求助皮膚科醫師,進行正規治療1名20多歲的藍小姐,在高三開始頭皮屑增多,肚臍出現一個50元硬幣大小的病灶,曾經皮膚緊繃到連微笑通馬桶都會裂,最嚴重時,全身約有80-90%的面積紅腫脫屑,雙腳腫脹了2倍大。在別人與家人建議下,進行中醫扎耳放血來排毒,搭配外敷藥膏。結果治療1個月後,病通水管情惡化,衣服常因膿水而黏在身上,甚至起床發現床上血漬片片。乾癬無法根治 但是可以控制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黃毓惠醫師表示,乾癬無法根治,但北投通水管是透過藥物治療可以控制。誤用偏方,尤其是吃進過多提升免疫力的中藥材,例如人參、靈芝、冬蟲夏草等,或是冬天進補過頭,例如吃薑母鴨等,都不太適合乾癬患者。通馬桶偏方多成分複雜且不清楚,並無法得知長時間使用對身體的影響,甚至可能會影響藥物治療的成效,以及加重症狀。此外,臨床上也發現,乾癬患者有3成的合併永和通水管肥胖或三高,根據國外實驗發現,控制體重,能降低乾癬範圍及嚴重度,改善程度高出20%。由此可見,控制體重對於患者很重要,也會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。通水管病友劉先生就以飲食搭配運動來減重,體重從80公斤減到72公斤、體脂肪從35%降至20%,腰圍更是由34吋縮減為30吋。搭配生物製劑的治療,不僅成功控制通馬桶乾癬,還能擁有正常生活品質。乾癬病友需突破3大關卡 提升治療效果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婉若醫師表示,乾癬並非黴菌感染,不具傳染通水管性,是一種因自體免疫而致慢性發炎的疾病,容易復發。乾癬病人的免疫反應因為調節不良,攻擊皮膚細胞,使得皮膚細胞在受傷之後,不斷增生,才會形成乾癬病灶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